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東八八災區金峰排灣鮮體驗               101.6.29

本次活動原訂上週五舉辦,因颱風關係延期。沒想到行前又有另一颱風警報,昨天大家都仍在觀望是否又要展延了。還好颱風在巴士海峽快速通過,但主辦單位仍叮嚀要攜帶雨具,因應颱風外圍環流之豐沛雨量。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複眼人』的省思                                                     101.05.25

本文係老師由一篇國際網路海上垃圾的英文新聞所創作的小說。男主角從一個仍無文字的史前島嶼漂流到海上垃圾島,此島大部份由現代工業所產生不易腐爛的石化製品形成。這些東西亦造成很多海上生物誤食而死亡。這垃圾島卻因颱風撞上我們居住的東海岸,滿目瘡痍,而引起國際媒體與專家的關注。小說中人物代表各方領域及族群,頗值得省思: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桃源谷一日遊                            101/3/3   雨後陰

一個多月的寒假很快即結束,緊接著又是忙碌的開學及在學校舉辦的全縣植樹節活動。回想寒假期間除放假第一天清晨到三棧布拉旦步道健行,進行半程的黃金峽谷溯溪外,並無其他休閒的活動。因春節返鄉環島一圈,雖也到清境農場、青草湖、南方澳…等沿途景點參訪,但大部分都是蜻蜓點水般的探親、訪友、開車行程。故開學後請同事安排一些活絡筋骨的活動。筆者曾待過宜蘭雪山隧道工程四年,但因工作繁重及離鄉背井,一休假即返花陪家人,很少留下來尋幽訪勝,僅有利用夏季晚餐後之散步時間在工地附近走走。記得久仰草嶺古道盛名,曾利用傍晚前去探訪,因路況不熟及天候關係,嘗試了三次才告完成,但對同一入口的桃源谷步道卻留下深刻的印象…故此次同事提議本行程,筆者即舉雙手贊成加入。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廖順魁特技表演撿垃圾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玉山遊憩及步道踏勘記           99.10.29~31

玉山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4年,為墾丁之後第二座國家公園,面積十萬餘公頃卻是台灣最大之國家公園。早在日治時代即被指定為「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因二次世界大戰而擱置。玉山及其周邊區域,久住附近的原住民鄒族稱之為八通跨,意為石英之山。園內有三十餘座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名列台灣百岳的高山,橫跨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及中央山脈。除玉山海拔3952公尺為東北亞及台灣最高峰外,另外秀姑巒山海拔3825公尺 及馬博拉斯山海拔3785公尺為中央山脈最高及次高山。園區內又有名列國家一級古蹟的八通關古道,玉山並爭取世界新七大奇觀而名噪一時。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那比颱風搶救記                             99.9.19

世界氣候暖化問題日益嚴重,造成天氣異常,冷熱旱澇等極端氣候頻傳,熱帶氣旋引起之颱、颶風亦頻破紀錄。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棲蘭山區採樣記                    99.7.15~16

        老師在此山區做實驗已有數年,最近因實驗需求新搭了一座鐵塔,又因老師學生均為女同學較無法負荷粗重的工作,故才有了此次行程。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禮大同二度遊                       99.6.19 

        事隔一年多,同事提議再從砂卡礑步道上大同部落,欣然答應終於能完成上次未完之行程。9:30車停太管處,9:50才到神祕谷砂卡礑步道口。到山區實在不宜太晚出發,記得去年行程此時已到三間屋了。還好氣象預報將是個好天氣,就較不擔心了。早上的神秘谷特別涼快,群山環繞,奇石碧水,蟲鳴鳥叫,林木蒼鬱,清風徐來,走起來非常舒暢。沿路也為同事小孩解說各種岩性、地質景觀及人文史蹟,或許可激發日後學習的興趣。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祥附近步道遊記                       9912 

        朋友在太管處天祥管理站上班,故有機會於例假日上山探訪附近步道景點。也因朋友即將退休,故把握機會十二月上山兩次,把天祥及附近的四條步道都走了一趟。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萊山系登山者問卷調查紀要  98.4.17~19

        黑色奇萊在登山界是赫赫有名的山脈。早在民國六十年代因為發生清大、陸官等重大山難事件而名聞遐邇。當時所興建的奇萊一、二、三號成功堡,目前雖已廢棄或改建,但卻是最早的避難山屋,多年來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筆者亦是多年的受惠者之一。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五度向陽步道監測記(完結篇)   98.2.27~3.1

    因為劉老師臨時代表參加管理學院新建築工程審查會,結果出發時間較往常慢了兩個半小時,而且天候不佳,是有些令人擔心。還好南橫山路無雲無霧,非常順暢,倒是意料之外。在池上吃過便當到向陽遊樂區已快晚上八點半了。從屏東來的阿貴、阿欽七點就到了。溫度11oC,相當舒適且滿天星斗,九點半就休息了。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度嘉明湖取水巧遇寒流記(完結篇)  98.01.09~11

    因已是三年計畫之最後一次取水,故先邀請曾有興趣前往之吳專委同行,他卻說太冷不敢上山。真巧,當出發前一週,氣象局一直播報本年度最強的寒流將在這幾天報到。老婆直嘀咕為何每次上山不是遇颱風、下雪就是寒流,希望能改期,但牽涉多人(含實驗室人員),衹好硬著頭皮強渡關山了。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東單車行   97.11.09

        經由校內捷安特車行鄭站長的告知,再度參加此次行程。花東縱谷橫越海岸山脈共有五條公路,這條富里到東河經由小天祥、泰源的橫貫公路,聽說是最美、最長及最南端也是唯一自己仍未走過的路線。原規劃凌晨人員坐火車到富里,自行車由汽車載運。循此23號省道騎至東河再南轉11號省道海岸公路到台東,傍晚人車均搭車回花蓮。總共騎程約八十餘公里,其中橫越海岸山脈部份約四十餘公里,最高點海拔四百多公尺,較具挑戰性,而經過之小天祥、泰源幽谷是此行的精華地段。通常此季節中南部大部份為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但此行卻遇強烈東北季風報到及南海颱風外環氣流影響,預測全天均為陰雨天氣。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度向陽步道監測遇雪記  97.12.5~6

    向陽山、三叉山、嘉明湖之南二段為南橫路段南台灣登山之最熱門路線,林務局省為了解步道狀況與維護登山者之安全及品質,委托本校運休系劉吉川老師來進行此步道及嘉明湖水質之監測,以了解其侵蝕、堆積及污染情形,做為步道維護與污染防治之依據。因前文提及登山者意見調查亦是同樣的目的。本計畫今年已邁入第三年,內容為每季監測步道乙次,每半年(冬夏:雨旱季)監測嘉明湖水質乙次。水質監測請詳另文拙作,步道監測包含步道磨蝕、土壤濕度、硬度、酸鹼度及環境林相之變化。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7.25~97.7.26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大仁科大研習記       97,06,29~07,05

暑假一開始位於南台灣屏東之大仁科技大學恰舉辦實驗室安全衛生師資培育研習營,因正值暑假空檔及業務上的需要於是前往參加。前ㄧ天之路程假正值假日,直達南部之火車竞預購不到,只好在台東轉車。因順便要到高雄及屏東訪友,攜帶了兩三份禮物及七天的盥洗衣物,兩、三樣行李顯得特別沉重。天氣晴朗,沿途花東縱谷景色宜人,但可感覺到熱浪逼人。在台東車站轉車時,發現溫度高達37度,台東氣候(可能是焚風)果真嚇人。還好候車時間不長,否則真會被烤焦呢!上車後發現很多與自己一樣轉車之旅客,可見假日直達車實有增班的必要。

第一次搭南迴鐵路頗感新鮮,沿途車流不多,村落亦少,窗外農作物大部分為釋迦。鐵路大部分與南迴公路並行,但位置較高,海側偶而可俯瞰太平洋,綠島亦清晰可見。另一側則是翠綠的中央山脈,植被良好,較少人為的開墾。沿途隧道不如北迴鐵路多,但其中中央隧道,長達10公里,卻是台灣最長的鐵路隧道。過了隧道已是屏東縣了,車站、村落、人口較密集,但景色大異其趣,處處椰樹隨風搖曳,一幅南國景象。時值黃昏,一輪紅日映在海面上,漁船點點,真有墾丁關山夕照之美。六點多到高雄,便與兩位老同學、兩家人到餐廳用餐。兩個家庭亦曾連袂造訪花蓮寒舍,但那已是十年前的往事了。小孩均已長大,久別再度相聚,感觸特別多。飯後到黃金愛河及夢時代新景點逛了一圈即回家續話家常,直至午夜才休息。

第二天五點多即走路到附近巨蛋捷運站,體會一下高雄捷運的魅力。基本上與台北類似,僅人潮與車班較少罷了。轉台鐵到屏東,再搭學校專車到十公里外的大仁科技大學。此次研習有兩個班別,共有一百多人,大部分為環安衛人員及高中相關老師亦有部份碩博士班的環安衛培育師資。上課一天八小時,今天是同一位老師授課,雖有些枯燥,但仍有所收穫。五點下課後才分發宿舎,與兩位高中老師及一位南開安衛人員同住一起。此係十層樓實習旅館兼學生宿舍,冷氣、衛浴設備一應俱全。每人每天收費200元,可稱非常優惠。整理就緒後,因學校幾乎沒有學生,故校內餐廳、超商均休息。校外街上十來家商店亦僅有一家O.K商店營業,大部分住宿者只好買泡麵回來當晚餐。晚上住附近有位同鄉來接我到他家聊天,順便跟他借了部腳踏車,以利早晚到處走走。

第三天,五點即起床,發現樓下大門仍未開,只好到頂樓觀賞日出及附近風光。此為南台灣,可見中央山脈尾稜-北大武及知本主山巍然屹立,雄據南台。四周不是魚池就是果園,當然高大的椰子樹亦是主角之一。五點半大門才開,旋即騎車出遊,先到屏東轉24號省道往三地門,雖均為上坡,但一路車少好走。途中有不少芒果樹的枝枒伸到路邊,有些芒果就掉到路上,發現是一般土芒果,味道還不錯,就邊騎邊撿,既可享用亦可避免影響車輛的行駛安全,這也真可謂是南部的奇景了。到了三地門,到處是原住民(排灣、魯凱族)藝術家,其中撒古流當為較出名的一位。因時間關係而無法拜訪更內地的好茶、霧台,便循著原路回到學校。洗過澡剛好趕上吃早點上課。8堂課亦很快的結束,傍晚即騎腳踏車到屏東市區用餐,順便拜訪三級古蹟-屏東書院亦稱屏東孔廟。市區不很熱鬧,不似花蓮名產店多,遊客多。經了解屏東名產除鮪魚海鮮外就是農產品水果-蓮霧、椰子、芒果、檸檬------。屏東雖為農業縣,卻是全台最多鄉鎮(33個)的縣市,人口約90萬,可是全台最大面積-花蓮縣人口的三倍之多呢。

第四天因已與服務人員講好五點即請開門出遊。今天目標是全台最早的天主教堂-萬金聖母聖殿。一路南行大部分走台一號省道,還好清晨車輛不多,沿途經過了幾所大專院校-麟洛的永達技術學院、內埔的美和技術學院及屏東科技大學。到萬巒鄉已經騎了約30公里且已是6點半,經詢問目的地還有78公里,因時間關係只好作罷,便順道參訪萬巒豬腳之發源地。果真是當地名產,街上到處都是賣豬腳的店家,且一大早即已開始營業,找一家民國38年即成立的海鴻飯店--萬巒豬腳創始者,拍照留念後即打道回府。經過屏東市郊找到一條外環道(瑞光路)回校,距離近又不用經過繁忙的市區。回到校門口發現時間還早,就繼續北行到晚上想去的學校北側(新圍村)街上繞一圈,此地離校兩公里為學校最近的市集,商店餐廳較多,很多學員晚上懶得到屏東,就搭車到此用餐再走路回校(因車班一小時才一班)。今天課程是噪音方面的課,由四位老師分別授課,雖與學校實驗室關係較小但亦頗有收穫。晚餐以中餐剩餘的壽司果腹後即騎車出遊,先到附近新圍街上逛一圈,雖為小村落但吃的東西倒不少,果真也遇到同班學員到此用餐。然後再折回往10公里外的屏東市區。先勘查同鄉住處的路線,因最後一天上完課後得將車子歸還他們。回程經過一家慈善機構-基督教屏東伯大尼之家,都是收容智障者,共一百多人,規模不小,平常給與農事方便的訓練,聽說成果不錯。但有不明人士(可能是不良少年)卻經常縱火燒農具,前後發生了十次,造成經費及工作上很大的困擾,其心安在,實在不解。看到純真可愛的院童,我亦發揮愛心給予捐助,因時間已晚無法多了解,即離開返校。

第五天清晨同樣時間即騎車再度出遊。今天目標是西北方的九如及里港兩鄉鎮。沿著南二高高架橋下自行車專用道西行。此路段共四、五公里,橋下橋墩間開闢成綠地、花圃,橋墩上不是種植攀爬植物,就是擺設裝置藝術,頗有特色。因有高架橋面遮陽,又有花草及裝置藝術可欣賞,騎來真是舒暢。九如鄉臨高屏溪,與高雄縣的大樹鄉隔溪相望,特產是檸檬與牛蛙。經台三省道到里港鄉,沿著高屏溪河堤一路欣賞南二高最具代表性景觀地標-跨越高雄、屏東兩縣高屏溪之斜張橋,橋柱高180米,與長跨距均為台灣之最,聽說夜間之燈光秀更有看頭。橋南側不遠亦可看到南台灣佛教勝地-佛光山。一大片金黃色的宮庭式建築座落在綠色丘陵地中,甚為壯觀。尤其接引大佛,鶴立雞群般的巍然矗立在南端,似接引著進山朝拜、禮佛的芸芸眾生,法相莊嚴。也因時間有限循著原路回校。

今天課程亦是多位老師授課,其中講解法規的為前勞委會科長,除專業知識外亦給我們很多人生的啟發,如把握機會、樂觀進取、多參加考試,對個人的仕途均有很大的影響。晚餐亦以多餘的三明治解決。今晚再度到屏東市區訪勝。中山公園的朝陽門古城樓,蕭家家祠均在整修中。火燒庄抗日紀念碑為高雄客家族群的抗日活動,亦為台灣最後的抗日據點,據稱此役之後全台即淪陷了。今晚特別提早回校,因出門時得知有位室友僅吃泡麵當晚餐,又因明天是最後一天,大夥們即要分手,故買了些小菜及水果與室友們共享。大家有緣同居五天,能一齊分享經驗與共同學習,這是難得的緣份。

今晨仍舊早起,目標是北方的鄉鎮-高樹。這是屏東最北的地方。以高屏溪與高雄縣的美濃旗山為鄰。其間需經過很長的隘寮溪大橋到南華村,村中亦有個南華國小,與花蓮吉安的南華村-南華國小同名。兩村及兩校似可互相交流或義結金蘭以結同名之緣。在此曾到街上7-Eleven問路,發現店員竞躺在地板上睡覺,如此悠閒大概也只有在鄉下地方才會發生的事。沿途均是果園,發現木瓜園架起了網室以防蟲害,蓮霧除果實套袋外,還整棵果樹披著黑網以防曬。這些都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也可看出果農們的用心,難怪是水果王國。回程時,看到路邊正在採收椰子,非常好奇即下車參觀。記得電視上曾報導泰國是由猴子上樹摘椰子,一顆顆旋轉到最後才掉落地面。這裡的果農係穿著特製的釘鞋,腰際纏繞鐵鍊如電力公司人員上電線桿般,爬樹如履平地,整串椰子割下再以繩索垂掛下來,既快速安全又不會傷及椰子外觀,真要佩服台灣果農之聰明才智了。當場買了一顆,老板加送一顆另外亦買了一些不同品種的芒果,可謂滿載而歸了。

今天為最後一天上課,講師為軍職退役之專家,內容雖不甚精闢,但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軍人本色,使得一天的課程很快就結束了。大家互道珍重再見,自己便載著行李及水果到10公里外的朋友家。雖已是傍晚時分,但南台灣的太陽仍然炙熱無比,汗流浹背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趕不及回花蓮,晚上就住在朋友家。我們是同年為孩提時的玩伴,其姊也住在附近且與家姊年紀相當,因我們有些親戚關係,除工作上互相幫忙外,亦往來甚密,故晚餐時他姊姊全家便一起過來,大家均離開家鄉三、四十年,離鄉背井出外打拼,如今再度相聚,備感珍惜,故促膝長談直至午夜才休息。

朋友因七點即要開始工作,並講好六點半送我到車站。故特別早起,四點半即再度騎車出遊。天仍未亮,燈火通明,真有秉燭夜遊的感覺。先到麟洛再到內埔,此兩處在前兩天均已走過,但今天較早,因車輛稀少,騎來特別舒服。六點即返回,時間仍早特別探視昨晚盛開的火龍果花,因長相就如曇花,且夜間開花,大家懷疑是否真是曇花一現,結果數朵花仍舊盛開,也就一解狐疑了。六點半即到達火車站,便到處逛逛,果不其然,就是找不到名產店,問了幾位當地人都說:市場的水果就是屏東的名產。搭上七點三十分的火車,竟然客滿還不少人站著,鄰座是位靜宜的同學,詢問之下才知道大部分旅客都是要到台東再轉綠島旅遊,可見暑假綠島是多麼熱門。一路聊天很快就到台東,果真一到台東,乘客已所剩不多。因為才上午十點,發現台東火車站月台並不像上週來時之高溫。一路輕鬆愉快回到花蓮已是午後,小別可愛的老婆在火車站看到大包小包的芒果、椰子頗為好奇,哈哈!這可就是屏東名產啊!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來了!!!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日子,各位單車行的光碟終於生出來了,在這個出版的時刻突然又發現,主題該是合歡山單車行還是中橫單車之旅??

在這邊要大大的感謝組長-廖大哥,因為他的用心記錄,還為這次的旅程寫了一篇遊記,看著廖大哥的遊記又讓我回憶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不過比較不好意思的是,對於當天補給車的遲到,讓各位辛苦了!!!我只能說….你們真的太man!!!!!結果廖大哥在文章裡對補給車只有稱讚,真的讓人更感到抱歉了

一回生二回熟,如果各位大哥們不嫌棄,下次有機會的話,再一起騎車囉!!不論是當補給車或是同行一起騎,我都會很開心的!!!

最後綜合組長廖大哥的構想及這次活動的隊長邊帥的想法,將這次的旅程訂為 合歡山--中橫單車行

 

 

PS.光碟的編制方式若各位有其他的意見,也請給予欣怡更多的指教囉!!謝謝大家…..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華中文四   49101051   林郁馨   95.06.

報導文學創作

身體力行的環保實踐者-廖順魁組長

 

§ 單車與夾子的完美組合-動機與持續力

送女兒去上學後,心中的牽掛才得以放下,接下來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了,雖然有點短暫,但總還能做些什麼事,東華腹地這麼寬廣,不如來騎單車逛逛校園,好好欣賞這裡的景色,也順便運動一下。在沿途中,一直保持著愉快的心情,早晨的東華是清新而的有朝氣的,但有些東西好像跟這環境不太搭-人為的垃圾,這些沒有點綴效果,反而破壞了整體的美感,「如果能在同學、老師跟同事上班上課之前,把校園主要幾條道路比較看得到的垃圾稍微撿一下,或許會好一點。」

單純的因為這個想法而開始付諸行動,為了讓過程進行得更順利,透過長夾可以更方便夾除較大的垃圾,透過停下來、彎腰、夾等動作,凡經過必剩下乾淨。人的習慣一旦養成之後,不去做反而會覺得怪怪的,六年來這樣的舉動不曾間斷,女兒早已畢業,不需要再天天接送,但每到了這個時間,就自然而然地跳上單車,啟動這一天的開關,儘管下再大的雨,再冷、再熱的天,也阻擋不了廖組長”Just do it!”的決心,當撿完垃圾,從行政大樓前的椰林大道坡一溜而下時,迎風拂著滿是汗水的臉,就有股「今天在學校的第一件事終於完成了」的踏實感,心是充實而快樂的。

   廖組長的單車行進路線大概是以學校十六個垃圾回收桶放置的據點為主,為比較主要的幾條道路,這些地方的周圍較容易看到髒亂,有時候可能不是刻意製造的,或許是同學垃圾沒有丟準,有些則是被流浪狗咬出來的,因此在經過這些地方時,會多留意片刻,把一些紙屑撿起來並稍微做個分類。對廖組長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同學或許比較沒有這種習慣,才會覺得這樣做很特別,如果能把它養成一種習慣,可能東華將來會出現「人手一夾」也說不定。

 

§ 校園環境議題的關注

-垃圾分類與回收

   最近學校一直在提倡「垃圾分類」,組長認為這跟學校有沒有提供配合的硬體、方便的分類器具以及擺放的位置是否合宜都有所關聯,大學生比較不像中小學那樣,被要求重視生活秩序的維持,更不可能用強制的方式要大家去做分類的動作,很多時候,「方便」是最有效的辦法,怎樣讓學生覺得不會造成太大麻煩而願意去做,才是廖組長一直想去推動的。

  在這麼多垃圾收集桶的據集點當中,以大學部的宿舍區較為凌亂,其實這跟同學的主動程度與否有關,在學校丟垃圾不會一個個被檢查,很多時後是自由心證,有沒有做好分類工作自己是最清楚的。以一般的紙類、塑膠類回收來說,大致上做得還不錯,比較有問題的應該是廚餘跟餐盒部分。民文系沈千婷同學說:「如果買回來的餐點有吃完的話,餐盒會特地用洗碗精洗一洗再拿去回收,有時候東西吃不完,會比較懶得再把廚餘分開來裝,就直接丟到一般垃圾中。」經濟系鍾玟同學聽到這些問題,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資源回收是會做,但是沒有做得很好。我常常自己煮東西來吃,有些像蛋殼、菜根之類的,要另外弄個袋子裝有點麻煩,而且那些東西都是一次一點點,要分好幾次去丟蠻費工夫的,有時候就直接就把它們包一包,比照一般圾圾處理。」相較於研究生宿舍區,積極程度似乎真有些差距。畢業一年半的校友高嘉鴻熱心的訴說當年在校的情況:「以前住在擷雲莊,客廳有放置回收箱,所以做好分類不是個大問題,大概以六個人為一個單位,以輪流或自動自發的方式,垃圾滿了再拿到外面的回收桶倒掉,有些寶特瓶還可以拿去賣,對經濟狀況不好的同學來說,算是一種微薄的收入。比較麻煩的是廚餘部份,當時還沒有回收廚餘的措施,同學必須自己把東西處理掉,如果少量的話就沖到馬桶裡(他強調這不是個好的示範),份量太多的話則拿給狗狗吃。」

現在到處都設置了廚餘桶,情況理當改善才對,然而問題的癥結或許就如廖組長所說的:「方便與否」,把廚餘另外分裝再拿到外頭,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是有點麻煩、瑣碎的事,或許跟懶散的態度也有關,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要按規定來,很多人都會感到不適應,紛紛大展自己的應對之道。這些問題,除了學校傷腦筋之外,學生其實也可以去思考,要採用怎樣的方式才不會讓自己有藉口偷懶,或許能激發更多創意及更好的辦法,進而共同去解決這些難題。

 

 -流浪狗問題

  東華大學是狗狗的天堂,有寬敞的大草皮讓牠們自由奔跑,而悠閒的生活步調讓牠們樂於跟大家作伴,對人類沒有什麼攻擊性,不像在都市狹窄的空間裡,把人變得緊張兮兮的,連流浪狗都不願意在其身邊多待一秒。東華的狗狗蠻有規矩的,看到同學拿著吃的東西不會立刻撲上去,頂多在旁邊用無辜的眼神看著你,讓你感到於心不忍、受到良心的譴責時,自動地把食物拿出來跟牠們分享,這就是牠們一貫的行事作風。高進老師就說過:「學校裡的狗有種不一樣的氣質。志學街上的狗感覺就比較像流氓,有攻擊性;東華的狗感覺比較天真、淳樸,能跟人和平共處。」或許牠們是比較瞭解人性吧!

    談到這個問題,廖組長不禁感嘆台灣跟國外對待動物的差別,在國外(應該指美加地區),動物是被當作家人來看待的,養了就要好好照顧牠,不能隨意拋棄的,台灣飼養寵物的人很多都抱持著「養養看」的態度,有些可能不是那麼喜歡狗,因為養狗風潮的帶動而跟著趕流行,缺乏一定的愛心跟耐心,當狗狗生病了或新鮮感沒了就隨意丟棄,導致這麼多流浪狗的問題。其實流浪狗的聚集跟「食物」的來源有關,如果有垃圾或有人定期在餵養,則牠們會願意在那個地方定居下來,東華提供了這樣的環境,所以到處都看得到狗狗們的身影,在污水處理廠附近也會用回收的廚餘來餵養幾隻流浪狗,學校也有一些微薄的飼料費,固定餵養兩到三隻狗狗。

    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有人很喜歡這些流浪狗,有些人則覺得生活被打擾到了,民文系的許玓維同學就常會拿東西餵這些流浪狗,她跟其中一隻黑色、體型健壯的”Tina”感情特別好,有時候走到哪牠就跟到哪,很像她的貼身保鏢。有一次在志學街上買完晚餐遇到Tina,牠就直接跳上機車,很理所當然的坐在前面,讓她當場傻眼了。她有幾個朋友也很照顧Tina,還自動掏腰包送Tina去結紮,當做自己的寵物在照顧。有些住宿生則表示,雖然不討厭狗,但不太希望在宿舍裡面看到牠們,有時候狗狗會跑到交誼廳的沙發上坐著,感覺太過over了,也讓人不太敢再坐那些地方。另外,有些學生會在宿舍區附近定點餵食,某些公共區域因此會被弄得很髒亂,沒有處理好的話還會有異味產生;有些皮膚病的狗狗,也會讓人擔心是否會導致傳染,衛生問題堪慮。

中文系魏希文同學有一次餵Tina吃東西,也深深地覺得:「大黑實在是太乖了!」(大黑是她對牠的稱呼)一般的流浪狗,看到人家要拿食物給牠吃,會十分興奮的靠近,有時候東西還沒放好,牠就會開始舔人的手,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蠻反感的;但大黑不是,牠既不吵也不鬧,乖乖的坐在一旁看著你,直到你把東西放好了,人也走開了,牠才慢慢地往食物靠近,而且不挑食,相較於幾隻比較高姿態的狗,大黑真的很讓人疼惜。狗狗對一般人來說是可愛、沒有攻擊性的,但對於一些視障朋友而言,可能是一種生活上的擔憂。校友邱堃圖就曾說:「當天色比較昏暗時,我其實看得不是很清楚,有時候連狗狗在前面都不知道,有一次就因為不小心踩到牠而被狠狠地咬了一口,還是會覺得這些流浪狗蠻危險的。」歷史系王子瑜同學也說出自己的感想:「其實我不討厭狗,像有些導盲犬對人類的幫助就很大,如果能有一隻自己專屬的狗狗我也會很高興,但平常在路上畢竟沒辦法掌握狗狗的位置,難免會害怕跟牠們靠得太近,除非旁邊有同學在,才會比較安心一點。」可見「可愛」的定義人人不同,有時候也必須考量到在不同的條件下,所面對到的狀況。

    廖組長提到在慈濟大學、海星中學等學校,對待流浪狗的方式都是很人性化的,慈濟大學還曾經請專家來演講,談論有關流浪狗的問題,讓學生有懂得對各種生命的尊重。海星中學這方面做得很好,學校裡有很多修女,她們願意付出金錢跟時間去照顧這些流浪狗,會定期幫狗狗洗澡、打針,上課的時候狗狗也會跟著一起聽課,「會愛護動物的人,絕對會去愛人,不會隨便使用暴力的」,廖組長這麼相信著。

 

§ 工作經歷

  - 從台電、榮工處到東華

    之所以會到東華大學任職,是在因緣際會之下促成的,之前的環保組組長跟他曾經當過同事,因為想退休了要找人替代這個職缺,就看中了經歷豐富的他。在此之前,廖組長曾在台電工作過,這是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雖然被分派到花蓮來有點不知所措,但還是硬著頭皮扛了下來,所擔任的是土木工程師,在銅門作木瓜溪的水力發電工程,做了六年多後,被調派到太魯閣,作立霧溪的水力發電,但工程建設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形成兩種不同聲浪,一邊主建設,一邊重環保,因為這樣的爭持,使得工程在完成一部分而停滯下來,在台電的工作也在此告個段落。後來因為榮民工程處缺人手,便透過考試就進到榮工處工作,當時正在進行佳山機場的工程,是花蓮也是台灣第一個地下機場,之前做水力發電是需要做隧道的,而佳山機場的隧道工程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故順利的擔任了土木工程師。這兩份工作的性質很有大的不同,在前者是屬於出錢單位,會找一個承包商,自己負責監督工程部分;後者則是直接負責工程,很多事情必須親自去做,面臨的挑戰也比較大。

輾轉過了幾年之後,到了雪山隧道去做工程,接下了這困難度極高的任務。「做隧道是非常講究技術性的,而且既艱難又危險,很多新人都不願意去觸碰,只剩下一堆老員工,在台灣的工程裡,大多都是榮工處那批人在做。」在雪山隧道工程中,擔任了鑽灌隊的隊長,在台灣這種破碎、不均質的地質中要完成隧道工程是相當不容易的,在隧道中隨時有可能遇到落石、坍塌、湧水及污煙髒氣,在裡頭工作所承受風險和心理壓力都十分巨大,並常常要擔心鑽探隧道時發生的各種狀況,如鑽桿斷了、機器突然故障、人員受傷等,抗壓性必須要很高才行,但能夠參與這項艱辛的工程,讓他感到與有榮焉,跟工作夥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

    之後透過朋友的引薦,來到東華大學擔任環保組組長,跟之前的工作相比,壓力是沒這麼大,除了校園環境保護之外,其他面對的大部分是「人的問題」,很多事情必須透過跟各處室的溝通協調,才能讓某些方案順利推動,有時候甚至很難達成共識。接掌這個職務,難免會擔心自己無法勝任,為了學到更多東西,曾跑去旁聽許世璋老師的「環境教育」跟「環境解說」,也上過吳海音老師有關生態方面的課,有時候課程設計是做戶外教學,他都盡量參與活動,像爬合歡山、到梨山作環境探索、聽各種演講等,多讓自己充電,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現在在學校服務,是抱著一種回饋的態度,期望能多為這個環境盡一份心力。

 

§ 對東華人的看法與期許

    東華的學生在廖組長看來,仍是有些使命感的,以之前運修系同學在木瓜溪橋的車禍事件來說,學生在得到消息後,到花蓮縣議會面前靜坐抗議,以理性訴求去爭取雙線道的路權(中間還經過各方的協調、幫忙)。還有那次的反併校事件,學生們在行政大樓一樓聚集,以具體的行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讓學校聽到他們的聲音,年輕人就應該要這樣,把所需的訴求用理性的方式去表達,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這兩次的行為能夠透過群體的力量去影響政策,他深深的引以為傲。

    比起西部許多大學,東華的學生算是較樸實、自然的,不會濃妝豔抹,感覺比較有學生的樣子,但有些時候,給人的感覺會比較冷漠,像碰到面不打聲招呼,組長希望校園能建立一種禮儀文化,在國外,大家碰了面都會說聲”hello”,感覺很親切,在台灣,似乎都比較冷漠,可能是大家顧慮太多,會怕丟臉或覺得不好意思,其實只要養成習慣之後就不會覺得尷尬了,這也是組長一直推廣的「互相道早安」,而且光說「早」還不夠,要說:「早安!」除此之外,他對東華的學生也有些期許,像養成平時運動的習慣,學生時代如果能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將來出了社會後,工作持續力會比較高。還有,應該多聽一些演講,讓自己像海綿一樣,多吸收、多涉獵,有些東西可能跟自己的所學是截然不同的領域,但不要害怕接觸新事物,學習是「Never too late 」或許這些東西沒辦法在專門領域上提供什麼直接的幫助,但可能刺激你其他的想法,多聽聽別人用生命經驗濃縮出來的精華部分,抱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才會有更大的進步空間。另外,東華學生對社團的參與度普遍不夠,較缺乏熱情和向心力,其實像一些領導統御、帶人的能力都可以透過社團來學習,在學生時代可以多爭取當幹部的機會,如社長、副社,讓自己多跟人接觸、多磨練膽量,將來出了社會以後可能就沒這麼多機會跟時間讓你慢慢摸索了,趁這個時候多學一點,對自己是有所幫助的。

 

§ 對環境抱持的理念

    「尊重生命,關懷自然」是廖組長一直以來不變的想法,其實把人的需求降低一點就是對這環境最好的回饋。偶爾在晨間看到組長戴著帽子,面帶著親切的笑容,騎在單車上,做這永遠不嫌累的夾垃圾動作時,我知道,這就是他實行環保理念最直接的證明了。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