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麓古道健行記                  98.10.31

    錐麓古道高懸於錐麓斷崖上,因位於三角錐山(EL.2607m)西南支稜之錐麓山(EL.1667m)斷崖上而得名。古道海拔約七~八百公尺,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唯一的史蹟保存區。西元1914年太魯閣戰役之後,日本政府為便於統治太魯閣地區原住民,開鑿一條從太魯閣沿立霧溪,翻越合歡山的山徑,稱為合歡越嶺道,此古道即是其中的一部份。一般學者將合歡越嶺道分成東西兩段,東段即指錐麓古道,西段則是合歡山到天祥的立霧溪掘鑿曲流古道。西段地質鬆軟,多數路段已消失在荒煙蔓草中。而東段部分地質屬緻密不易崩塌的大理岩,因此保存尚稱完好。此古道從燕子口對岸的巴達岡部落向西延伸,橫越錐麓大斷崖到慈母橋附近,全長10.3公里。

    我們一行十來人七月份即申請入園,卻連續碰到幾個颱風、大雨而延到十月底才成行,可謂好事多磨!因為此古道採總量管制,平日限制遊客48人,假日72人,又為較挑戰的路線,稍有大雨或颱風警報即封山禁入,又得重新申請排隊候補,故耗時三個多月才得以實現大家的計畫。當天上午八點半於燕子口會合,準備入園才發現未辦入山證,原來除入園証需事先排隊申請外,仍須辦理一般的山地入山證。還好同事所屬登山社團為此古道的認養單位,才得以進入。古道入口位於中橫8號省道179K燕子口上,需先過吊橋到對岸,一早即有園區人員在入口吊橋前把關。筆者將近三十年前任職台電立霧溪水力發電工程時,亦曾到對岸測量,當時須下到河床,通過水面上的簡易竹子橋,相當驚險。今已改建長吊橋方便許多,過吊橋即一路上坡,很快即到1K的巴達岡駐在所。日本人規劃合歡越嶺道時,每3~5公里即設置一站稱駐在所,類似現在派出所。此站舊名為“花蓮港廳研海支廳巴達岡警察官吏駐在所,曾是太魯閣到天祥的最大中繼站。主要功能為管理附近原住民,亦為官吏、遊客的中途休息站。當時設有公學校,宿泊所(旅館)等。巴達岡太魯閣族語意為「桂竹」或「突擊戰地」,據稱原居住者因颱風暫避他處,回來時被其他部落侵占,乃削桂竹為槍奪回此地。日據時代曾建有山月吊橋橫跨立霧溪直通布洛灣,民國76年太管處重建山月吊橋,興建長約200公尺,與谷底高差達200公尺的亞洲最高也最驚險的吊橋,後因地質承載問題而中斷,目前仍在對岸山崖遺留一座未完工的橋墩。聽說太管處已重新規劃新山月吊橋,將縮短跨距與高度,並移至地質較穩定地帶,讓我們一起期待橫過新山月吊橋,上爬巴達岡,走一段錐麓古道的世界級步道新體驗的到來。

    1.2k處有座2號吊橋,10點到達2k。報紙報導前一天有遊客在此處被虎頭蜂叮蟄而就醫之消息,故我們特別小心,輕聲通過。沿途到處是開著成串黃色小花的“山鹽青,原名“羅氏膚鹽木,因果實表面有鹽份而得名,早期原住民常直接舔食,作為鹽巴的替代品。其樹幹音質清脆響亮,為原住民傳統樂器-木琴的材料。

    在步道地上可發現許多類似小檳榔的堅果,此為“太魯閣櫟的果實。太魯閣櫟屬殼斗科,台灣特有種,僅生長於石灰岩地質的東部地區,與青剛櫟的果實同為台灣熊的主要食物。而青剛櫟則遍及台灣、大陸、日本、印度等亞洲地區,日據時代日人喜歡在住所種植此樹,以慰思鄉之情。

    十點半到達2.4k,即錐麓大斷崖的起點,立霧溪於此處切割三角錐山西南稜餘脈形成斷崖,北岸稱為錐麓,南岸稱為福磯,長達1.2公里,高約600公尺,全由膠結緻密的大理岩塊構成。由中橫公路仰望,高不見頂,更常雲霧繚繞、雲深不知處,故有「虎口線天」之稱號。此斷崖古道原為原住民修築,僅30公分寬,高懸於懸崖峭壁上,故原住民行經此處,均“捫壁蟹行,自始至終不敢交談”。日據時代,大正3年日人才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利砲車通行。當時曾招募大批日本工程人員前來開路,但因地勢險峻,工程艱危而改徵當地原住民勇士,身繫鋼索自山頂垂懸而下,於開路位置鑿洞爆破,將山壁炸開,才得以順利完成。日人雖已將此古道加寬,仍是險惡萬分,曾有日警帶新婚妻子至此上任,妻子嚇得訴請離婚,故有“離緣坡之稱。目前已在部分危險地段設有欄杆,山壁上架有鋼索,以利牽扶,已較無安全顧慮。但在此陡崖峭壁上,望著腳下數百公尺的立霧溪河谷及中橫公路,仍會叫人手腳發麻、不寒而慄。另以視野景觀來說卻是無上的享受:千嶺競秀、層峰翠谷、九曲洞、流芳橋、中橫公路、人車點點……,猶如靜中有動的美麗畫面。其中經過一座小山洞,壁上嵌有佛像,洞口外側石壁上刻有“大正3年開鑿紀念,這是最佳的史證,但如不注意並不易發現。路旁長有一些針葉如刺的小樹,這是令登山者敬而遠之的台灣刺柏,是台灣特有種,為野生針葉樹中唯一呈灌木狀成長。原生長於海拔3千公尺左右的高山植物,因太魯閣海拔落差大,許多植物有分佈下降的現象。

    很快通過斷崖,十點三刻即到3.1k的斷崖駐在所。此所腹地不大,僅存部份水泥基地而已。告示牌上說明,合歡越嶺古道共設有44座駐在所,可見日人為此古道投下龐大人力、物力!附近有座紀念碑,碑上記載著“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港代五郎,大正五年正月23日殉職。目前古道僅開放到此,大夥兒即在此休息午飧,分享各自帶來的食物。休息時聽到遠處有施工的聲音,即與幾位伙伴前往探個究竟。前方大部份為林蔭小路,3.8K處為崖壁視野亦佳,約20分鐘到達4.4k施工地點,是座鐵橋颱風時受到損壞,正在整修。工程人員稱5k處亦有座受損鐵橋,都已快修復完成,屆時即可全線開放(註:本古道已於兩週後全線通行。)。他們並稱2k處虎頭蜂巢昨晚才摘除,難怪今早通過時僅發現一些漏網之“蜂,在附近盤旋找牠們的“家,我們今天上山還真是幸運的一群呢!

十二點半大家即整裝踏上歸程,回程時間充裕,沿途多拍些合照及一路欣賞風光。在巴達岡做較長的停留,舊有的駁坎、石階、地基、水槽、大門石柱均處處可見,這是最直接的歷史史料,難怪古道前輩楊南郡稱“古道即是台灣史。附近有棵白柚,結果纍纍,我們藉以解渴,味道還不錯,也納悶國家公園內那麼多獼猴,為何沒來採食,或許附近不缺食物的緣故。很快三點即回到入口處吊橋,搭車返家。

    古道被閱讀、被行走,藉以延續其生命力!陳述舊的故事,發展新的事蹟,這正是古道最大的魅力所在。另美國學者稱“行走一段未知的山徑,就是去尋找孤獨的那種感覺。台灣學者亦稱“行走古道是可以看到遠方與過去的一種歷程,是一趟彩色真實與黑白幻影交錯的思想之旅,你的感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o Michael 的頭像
    Liao Michael

    Liao Michael的部落格

    Liao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